全国服务热线: 151
1国内控制系统历史
中国传统的舞台艺术以戏剧为主,由于历史的美学观念以及技术上的原因, 明清以前的宫廷戏台,民间寺庙,茶园和会馆中的戏台都是敞开式舞台。我国舞台技术产业起步较晚,在1949 年以前,我国舞台机械还是一片空白。新中国成立后,随着舞台艺术的蓬勃发展,对剧场建设和舞台机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0 年代,我国建成了建国以来第一批具有机械化舞台的剧场。70 年代时还陆续建成了广州友谊剧院,南宁剧院等,这些剧院都装备了成套的舞台机械。但此时的设备大都是一些功能单一的吊杆机,大幕拉幕机,固定式单层转台以及乐池液压升降机等设备。但当时在国内并没有形成生产规模, 而且水平不高,质量较低,控制方法简单落后,控制系统是相当简单的控制电路。
80年代舞台技术产业处于发展时期,此时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科学技术突飞猛进,舞台艺术百花齐放,给舞台机械创造了极好的条件,同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综合声,光,电子,机电,液控以及计算机技术创造出了具有当时国际先进水平的舞台机械设备。其中,计算机控制自动定位吊杆机,数字控制自动定位吊杆机,计算机控制液压多块多层同步升降台,钢绳曳引式薄型升降台,丝杠传动双层剪刀撑组合升降台,丝杠传动双片剪刀撑子母升降台,防火隔音隔离幕,变频调速升降对开无级大幕,旋转餐厅,迪斯科舞厅升降飞碟灯架,对开活动灯架,杂技厅旋转飞人机构和活等都具有时代特色。国内相继出现了舞台机械制造的专业厂, 投入到了研制, 设计开发和制造安装的全过程, 开发出了较高水平的产品,为全国数百家大小剧场分别提供了不同档次,不同种类的成套设备。控制系统采用了电液比例同步技术,数字脉冲吊杆自动定位技术和计算机控制技术,使国内舞台机械制造技术和控制技术都迈上了新的台阶。
进入90 年代,随着话剧、戏曲、音乐、舞剧、杂技、电视等多元文化的兴起,包括人们自娱自乐方式的多样发展,国内的剧场、文化馆、演播厅、 歌舞厅的建设进入高潮。在国内基础工业大力发展的基层上, 国外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的不断涌入,使国内舞台机械设备的成套能力大大增强,从舞台机械的设计手段、采用标准、专用零部件的选用等方面逐渐与国际接轨, 单项指标接近或逐渐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并广泛应用PLC控制系统。
2国内高端剧场舞台机械控制系统现状
以国家大剧院为例,国家大剧院是目前国内投资较大、舞台机械配置较高、控制系统较先进的剧场。歌剧院、戏剧院的控制系统分别由澳大利亚BYTECRAFT公司、德国力士乐提供,都是典型的欧洲式舞台机械控制系统,分人机界面、中央控制器和轴控制器三层结构。轴控制器在欧洲有广泛应用,由无爱机械控制商研制,以舞台机械设备的轴为控制对象,监视传感器、驱动器的信号,并发出控制指令,同时进行与控制层和操作层的数据传输。
近些年来,国内大多数的特大型、大型剧场均采用基于轴控制器的控制系统,如国家大剧院、杭州大剧院、东方艺术中心、武汉琴台大剧院、东莞白玉兰大剧院、河南艺术中心大剧院、广州歌剧院、温州大剧院、重庆大剧院等,昆山大剧院等。
3国内中小剧场舞台机械控制系统现状
国内舞台机械生产商比较多,水平参差不齐,中、小型的剧场舞台机械都由国内厂商提供设备和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多是基于常规的PLC控制,它以微型计算机为核心的工业控制装置,它集电控、电仪、电传三电于一体,是现代工业三大支柱之一。由于它的功能强、可靠性高、适应性好以及模块化结构等优点,在工业控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常见采用的PLC著名厂商有美国AB公司、通用公司,欧洲西门子,日本欧姆龙、三菱等。而整套控制系统特点为多数没有安全完整性标准SIL3认证,通常为集中控制,一般没有足够的冗余,易于获得部件,相对维护简单。国内大部分中、小型剧院均使用基于PLC的控制系统